语音播报
封城不优雅? 错 !宅家隔离已开启 !
法国
欧洲疫情暴发得这么快这么剧烈,怎么法国人就是不上心?海外华人小伙伴们很常用的一个简单粗暴的答复就是 :唉,法国人心太大了 。面对这种状况,国内的亲人看着也只能干着急 。
北京的表妹找了各种关系 ,花了一个多星期才给我们弄到点口罩,准备寄来巴黎。她问我 ,巴黎会不会封城 ,如果封了包裹就到不了啦 。我说,绝对不会 。法国人的本性就是要么美 ,要么死。所以不会封城的 ,因为封城不优雅 !妹妹的感叹也很经典,她说:“法国人真的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啊!”
结果 ,我的话音未落 ,在3月1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第一次电视讲话之后 ,16日他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进入抗击疫情的“战时状态”:从17日中午起至少15天内全国要最大限度减少出行,走亲访友、外出聚会、逛公园都将被禁止 ,除了照顾家人、去医院看病或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特殊情况,违者将面临38欧元至135欧元的罚款 。
我和表妹的对话虽是半开玩笑 ,但已然成为半个假洋鬼子的我 ,笃定“法国人要么美 、要么死”的说法话糙理不糙 ,因为每天我都和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法国人”样本一起工作 、生活——我的爱人法兰克。
其实对这个样本的观察,可以从2019年12月开始的一场触及全法 、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说起 。当时 ,因为公共交通和公共教育从业人员对法国将要出台的退休制度改革不满,集体决定要给政府施加压力从而重新协商。如何给压力呢?法国人最擅长的两项 :游行和罢工 。
这次持续一个多月的罢工 ,给全国 、特别是巴黎地区的全体民众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一个多月 ,足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日常习惯 。一天 ,法兰克带着怨气送孩子上学,由于提前知道当天幼儿园负责厨房的人员罢工 ,所以那天只能把孩子在学校放三个小时 ,这对我们当天的工作安排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他看到班主任的那一刻 ,竟然没忍住怒火,冲着班主任大肆诅咒罢工的决策者们 。走出校门 ,他立刻觉得不妥,给我打电话讲述了一番,并恳请我三小时后去接孩子。另外 ,特意嘱咐我,如果看到班主任请替他道歉。
后来 ,我们坐下来谈过 ,我认为他的行为有些鲁莽 ,甚至像个心智未成熟的孩子。这可就打开了话匣子。法兰克说,法国人对本国人吐槽时 ,很常用的就是“一帮被溺爱的坏孩子”。诚然 ,法国在二战后进入到“黄金三十年” ,从上世纪40年代走到今天 ,经历过曾经的不易还能忆苦思甜的人几乎均已不在人世 ,这七八十年走下来 ,人们太习惯养尊处优的状态,没有危机应对策略 、没有抗压能力 ,盲从主流声音 ,似乎进入了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于是乎,卫生部长声明说戴口罩没用 ,除非有病情戴了自保和杜绝传染 ,大家就都津津乐道 。总统说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不建议走动了 ,剩下的绝大部分人就认为不必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 。
今晚,和法兰克一起去接孩子,我们并不知道幼儿园会关到什么时候。但我们听到了一些家长的交谈 :“现在博物馆 、剧院 、图书馆等等都不知道开不开了 ,可周末还是要带孩子出去耗精力啊 !唉 ,真是个烦人的事儿 !为什么这些场所要关门呢!”“下周开始,每天都带着孩子在外面吃饭 ,可以省点做饭的时间。”“你们要去哪个公园?我们约着一起玩啊!”……
独自宅在武汉的父亲牵挂远在法国的我们,发了最新的美篇 :“更令人担忧和揪心的是 ,受国情的影响 、文化的不同 、代沟的差异,反复给孩子们讲疫情的危险 ,防范的必需 ,宅家的重要,似乎感到效果不佳,无能为力。就像小时候 ,叫她们起床上学,不然就迟到了一样 ,总是慢慢吞吞 ,急死个人。你真的是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
文/彭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