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禅院shán 海市蜃楼shèn 窗扉fēi 不容置喙huì
B 、栖息qī 苦心孤诣yì肥硕shuò 忍俊不禁jīn
C 、唱和hè 擎天撼地hàn 吮取yǔn三省吾身xǐnɡ
D、酝酿liànɡ心旷神怡yí黄晕yùn头晕目眩x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智子疑邻 变化无常 随声附和 返老还童
B.踉踉跄跄 险像叠生 盘虬卧龙 黯然缥缈
C.莽莽榛榛 水波凌凌 恍然大悟 德高望众
D.赅人听闻 千姿万态弱肉强食 阴晴园缺
3 、下列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谨慎严肃)塞翁失马(边塞) 可望不可即(靠近 、接触)
B.津津乐道(有滋有趣) 猝然长逝(突然)肃然起敬(恭敬的样子)
C.玲珑剔透(精巧细致) 风声鹤唳(鸟鸣)繁弦急管(指管乐器)
D.花枝招展(迎风摆动)获益匪浅(非 、不)德高望重(看见)
4、指出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C.紫藤萝花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好像在试探什么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景图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的意见提得很好 ,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
B.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
C.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 ,努力改邪归正 。
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 :“你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 。”
6、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伴我走过古代 ,我和孔子对话“______________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____ ,若出其里;_______,若出其中。”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______________ ,把酒话桑麻”;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 ,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
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夕阳西下 ,________________”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语文伴我走进各位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世界 ,我从冰心的《繁星》《》读出了母爱的伟大 ,童真的纯洁 ,自然的美丽 ;我读《爱的教育》,为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感动;从《伊索寓言》中 ,我体会到了这部书折射出来的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7 、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例句 :有人说 ,生活是万花筒,其中的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说,生活是一团麻 ,其中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
有人说 ,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完成1—3题。(18分)
⑴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之冲天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8分)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⑶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3.“我”眼中的“物外之趣”是如何产生的?从选文看,产生的条件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 ,完成下面的问题 。(21分)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 ,秋天是A的 ,秋水长天 ,明月清风 ,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B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 ,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 。秋天是C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D的 ,它把一切枯枝败叶 ,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E的 ,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 ,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 ,播种未来 !秋天 ,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
1.“严峻 ,丰盛,勤勉,忠实 ,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 、B、C、D 、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5分)
ABCDE
2.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其作用是
。(6分)
3.试为本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2分)
4.有的同学认为 ,如果把文中加点的“更”字去掉 ,会使文章更顺畅,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5.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 ,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 ,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 ,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 。(4分)
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 ,同时进入高考考场 。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 。哥哥忠诚敦厚 ,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 。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 ,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 ,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 :“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
⑥弟弟摇着头 ,笑哥哥尽说傻话 。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 。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 ,自己顶上 ,站在碎石机旁 ,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 。这台机子上 ,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 ,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 。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 。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 。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 ,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 ,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 ,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 ,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 ,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 ,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 ,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 ,却通身脱土变洋 ,“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 ,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 ,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 ,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 。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 ,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 ,老总迟迟不露面 。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 ,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 ,要求一定要见老总 。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 ,他展开一看 ,上书八个大字 :“欲上天堂 ,先下地狱。”他一抬头 ,猛见哥哥走了进来 ,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 ,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 。根据文章 ,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 。(限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语十则》(2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文章中的“子”指的是时期我国古代未带的、家孔子 ,他是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4分)
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义意停顿。(3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诲女知之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指出并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6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诲女知之乎 !通
不知为不知 ,是之也 。通
5 、翻译下面句子。(8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 、默写古诗(30分)
1 、天净沙秋思2 、次北固山下3 、夜雨寄北
4 、如梦令5、泊秦淮
四 、用下面六个词语中的三个写一句话,不少于30字 。(4分)
期盼 、泪水 、微笑 、微风、月光 、杨柳 。
七年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B2、A3 、D4 、C5、A
6 、见贤思齐焉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开轩面场圃谁家新燕啄春泥沉醉不知归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断肠人在天涯春水
7.略,符合情境即可。
8.①“亮丽多彩,芳香四溢,充满活力。”②“鲜花虽美 ,生命却很短暂;果实虽其貌不扬它的价值却可以永存。”③“并非所有的鲜花都能成为果实 。只有经过阳光的普照,风雨的洗礼 ,鲜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
二、阅读理解
(一)、1.张开对着,向着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脖子同“僵” ,僵硬慢慢用2.⑴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⑵夏天蚊子的叫声像雷声一样 ,我私下把它比作一群白鹤在空中飞舞 。⑶果然像一群白鹤在云中鸣叫 ,我为此感到很高兴。3.①是在“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联想和想象得来的②观察细致观察力强
(二)1.A.明净B.忠实C.丰盛D.严峻E.勤勉2.赞美秋天之美对秋天展开思考 ,并赞美秋天的勤勉精神 。3.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 使结构完整,内容浑然一体 ,突出文章中心。4.《秋思》5.去掉不好 。因为“更”字在此起强调作用 ,强调在对秋天的思索中 ,其“勤勉”精神是最重要的 。6.(略)
(三)1.老天不长眼 ,不认识有才能的人 。表现了弟弟自恃“才高” ,不但狂妄无知,而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落榜的原因 。
2.只有艰苦奋斗 ,才能获得幸福 。
3.提示:抓住弟弟落榜后的怨言和拿到哥哥录取通知书的言行回答即可 。
4.无论做什么只有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奋斗不息 ,才能取得成功。
三 、作文(5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