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菏泽市二○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
3.第Ⅰ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 。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 ,他是
A.张謇B.詹天佑C.侯德榜D.严复
2.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 )
ABCD
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4.《全球通史》中写道 :“这一制度 ,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 ,品评人才的优劣 ,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D.科举制
5.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6.右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A.《红楼梦》B.《水浒传》
C.《西游记》D.《三国演义》
7.“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 。……”这是陈毅元帅的诗作《过太行山书怀》中的名句。以下选项与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最为相似的是()
A.南京大屠杀B.血染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8.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 ,下列口号、标语 ,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9.“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 ,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 ,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积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代表有()
A.邱少云B.杨靖宇
C.佟麟阁D.赵登禹
10.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 ,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 、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 、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在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力
11.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展迅速 ,GDP对世界的贡献从1%提高到9%,国际影响力日增。下列成就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重返联合国
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1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西方科技文化成就的笔记 ,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牛顿——英国——“现代科学之父”
C.德国——贝多芬——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D.西班牙——毕加索——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13.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分区占领德国
B.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苏联答应对日作战
D.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4.“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 ,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 。”这种局面最早开始于( )
A.意大利B.英国C.法国D.德国
15.造成右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应用D.内燃机的发明
16.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17.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西属拉美独立运动B.尼赫鲁——印度独立
C.卡斯特罗——古巴革命D.章西女王——非洲独立运动
18.2015年5月9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有人说 :“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 ,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罗斯福新政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参考右图:你认为1972年2月 ,被西方新闻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B.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尼克松访华D.《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 ,共30分 。
21.(6分)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 ,两岸领导人习近
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 。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 。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 ,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习马会”,成为国人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 ,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 ,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问清初率军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
(2)距今(2006年)70年前的12月12日 ,在古城西安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是?(1分)该事件的和平解决对国共关系有何重大的影响?(2分)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什么构想?(1分)
(4)为什么说 :台湾“踏上回家的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1分)
22.(10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
材料二1927~1937年间 ,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 ,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2分)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综合上述材料 ,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3.(13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 。为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3分)
(2)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 。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分)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4)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 ,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6分)
菏泽市二○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D
C
A
D
B
A
D
A
D
D
A
C
A
D
B
D
C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
19 、材料分析题(本小题6分。)
(1)郑成功(1分)(2)西安事变(1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3)一国两制(1分)
(4)因为祖国统一顺应历史潮流 、符合民心;体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答到任何一点便可得1分。)
22.(10分)
(1)学校:黄埔军校。(1分)
成果:创办黄埔学校 ,培养大量军事人才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2分)
(2)背景 :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1分)
后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分)
(3)标志 :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 ,1分) 。
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 ,1分) ;国共两党的合作 。(1分)
(4)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2分。)
23.(14分)(1)开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3分)
(2)措施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分)影响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2分)
(3)中国同盟会 ;国民革命军 。(2分)
(4)含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分)历程:从学习西方的技术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
。